第(2/3)页 张晓楠当然知道这里面的根源还是她老公云峰在商业经营上缺乏战略眼光,胆略比较差,云起又对张记餐饮不怎么上心,她没有埋怨这个婆家老弟的意思,云起为她夫妻俩做的已经够多了。只是作为一个女人,尤其是生活在学校里一大堆女老师成天互相攀比的环境下,她也确实希望自己老公借着这个好机会能够再拼一把。作为张家老大,配得上张家眼下鼎盛的名头。 “外地也有吧,只是比较少而已。”张云起随口应了一句。其实90年代小龙虾的烹饪技术滞后,麻辣口味还没有从川渝火锅移植到小龙虾的烹饪上,这也是阻碍小龙虾进入小老百姓餐桌上的关键因素。 张秋兰手里剥着虾,手腕上的欧米茄闪闪发光:“云起,我最近也看了些小龙虾方面的资料,客观的说,眼下的小老百姓都觉得小龙虾是臭水沟害虫,‘重金属富集’的谣言满天飞,消费者普遍有抵触情绪,这是一个大问题。另外,现在这个东西在全国范围内都只有几个零散大排档供应,也缺乏全国性餐饮品牌推动。” 张晓楠听见这话,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不大好看,对旁边的张云峰使了下眼色。 张云峰好像啥也没看见,埋着头继续吃虾。 张云起喝了口啤酒,也没有做声。 就当下的市场环境而言,做小龙虾生意的问题当然有,而且很多。 他大姐秋兰说的这个还只是小龙虾饮食认知局限的问题,还有烹饪技术和供应链的问题、专业养殖和物流冷链缺失的问题,消费场景和经济水平限制的问题,等等等等……哪个问题解决起来容易?但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的,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塑造文和友品牌的过程! 张云起抬眼看了看几个哥姐,说道:“难得回来老家一趟,工作上的事放一边吧,具体的回里津再谈。” 张妈一直抱着她那宝贝孙子张明明在喂饭,她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这群走到外面个个都是前呼后拥、大老板派头十足的儿女们谈正事的时候,从不插话。 这时候听见家里老三的话,她忍不住说了一句:“我听春兰说,秋兰和云峰都要搬到里津去了?” 张秋兰连忙说道:“也算不上是搬家吧老妈,我工作调那边去了,联众要在家电商场运营板块发力,公司的重心肯定往省城那边逐步转移,我这天天住酒店也不好,就琢磨在省城也买一套别墅算了。” 张爸张六顺点了下头:“这倒行,只是牛奋又在云溪村这边管顾龙景园农业产业园的事,天天不着家,夫妻俩老不在一块儿也不像个事呀!还有小孩也没时间带,亲家母一个人身体又不好,成天让小保姆看着,依我看,要不送过来让我和你妈带算了。” 张云起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满带温情的家庭聚会上,张爸的这番话说的让他感受到似乎有些敏感了,但他不知道敏感在哪里。 张秋兰伸手把剥好的虾肉放在张妈碗里面,没有做声。 牛奋端着啤酒和他的老丈人碰了一下酒杯,说道:“爸你就别操心我们年轻人的事了,你和我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比啥都重要!再说了,我在云溪这边上班,还能天天陪你喝酒下棋呢。” 第(2/3)页